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将军他自挖墙角 > 雪衔春信 皇权天街之下,踏尽公卿忠骨。

雪衔春信 皇权天街之下,踏尽公卿忠骨。(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永元十三年腊月,上京及近畿诸州雪,沟洫复冰,草木不华。①

九重宫阙被雪压了个素白,金銮殿的红墙前有一株开得正艳的梅,红蕊褐枝覆雪。

上京城西有一高台,称“拜将坛”,天子授兵权,将士饮摔碗酒表其心。

十七岁的景珩正跪在大殿前满地的碎琼乱玉里,永元二年西京封台拜将时,父亲景湛的字字句句言尤在耳。

那日长空万里,军号嘹亮,鼓声齐鸣,景湛于高台之上俯身接过北疆兵符。

一盅烈酒饮罢,瓷碗摔落在地上,碎得四分五裂。

“臣,长平侯景湛在此立誓——”

“戎马一生驻守北疆,敢以此身此心许之家国,御外敌,定边疆,定不负圣上,不负家国。”

“愿大夏万里无硝烟,百姓安居乐业,国祚永延。”

景湛进爵封侯,高坛拜将,由此开始了漫长的戍边生涯。

十一年如一日,枕戈待旦。

大夏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疆土以北接壤回阙国,因着气候影响,回阙自古为游牧民族,生活主要是以驾马牧羊和狩猎为主,未发展种植农业,每当秋冬就面临粮食稀缺的问题。

入了仲秋,大夏边境开始频繁出现回阙人,数日后,回阙人大量南侵入境,掠夺粮草,抢劫百姓,长平侯率军于北疆边境隘口鹿鸣关,与回阙人打响“秋收之战”。

不日,长平侯景湛于“秋收之战”不幸身死,长平侯夫人赵微月因伤心过度自缢而亡。

噩耗传回上京时,举朝哗然。

景湛驻守边疆十一年,熟知回阙人习性与作战手段,怎会突然……所幸寒潮将来,回阙人没有卷土重来,边关的百姓暂时能安稳地度过这个冬天。

上天未留给景珩痛心与哀悼的机会,他与七岁的幼弟远在上京,家已不再成家,北疆局势尚且不明,父母尸骨未寒,遗体不知所踪。

众人上奏恳请圣上寻回长平侯夫妇遗体,以棺椁安葬京中,以慰其在天之灵。

明德帝下令禁足景珩与景澄。

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认为此事仍有颇多疑点,长平侯有通敌之嫌。

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给朕查,若为属实,连带同伙诛之。”

他更像是在提醒某些人。

明德帝喜猜忌与权术,于他而言,大夏朝只是少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此诏的弦外之音再明显不过,朝臣噤若寒蝉。先前为老侯爷求情的人立马偃旗息鼓,唯恐多言引得明德帝猜疑,招来杀身之祸。

抚恤的金银锦缎一箱一箱地抬进长平侯府,府内外挂满白幡,府邸正厅悬挂着挽联,案几上摆放哀章。

七岁的景澄一身孝衣跪在灵堂里,时不时往火盆里添些纸钱,火光跳动,清晰映出他脸上的道道泪痕。

冬夜的冷风穿廊而过,灵堂的两具金丝楠木棺材里,空空如也。

冷夜萧索,支离破碎。

景珩同样身披孝衣,打点好府中一切后同景澄跪在一处,他目光怅然,不知在想什么……

景澄年少却知事态严重,眼眶中满盈的眼泪终是如簇跌出,他抽噎着,磕磕绊绊地终于说完了一句话。

“阿兄,娘去北疆之前说,今年要接爹回来过年的,他们回不来了……”

景珩替景澄擦去泪花,他将幼弟抱在怀里,轻拍他的背,说:“会回来的。”

他要去千里之外的北疆接父母回家。

“阿兄,我们没有爹娘了。”

“乖,还有阿兄在。”

次日,景珩换上朝服,入宫觐见。

“臣景珩恳请陛下收回禁足敕令,允许臣寻家父家母遗体归京。”

明德帝不曾理会他,将他晾在殿外。

又过一日,天上铅云密布,过了午时空中霞雪飘落,宫道前密密匝匝落了一片素白。

“禀皇上,外头落雪了,景小侯爷还跪在殿外,您看……要不要下个驱逐令,将他赶回去?”苏公公甫一入殿,驱散了周身的寒气。

金銮殿内炭盆炽热,火光跳跃在精致的铜炉上,与殿外的寒风呼啸截然不同。

明德帝正坐在精雕细琢的屏风后看书,闻言,头也没抬地冷哼一声:“年轻人的身子火气大,沉不住气压不住事,晾他个两天,待凉快了自然就回去了。”

“是。”苏公公不敢多言,讪讪退下。

“父皇,儿臣有些累了,”一旁摹字帖的萧钰扶了扶额头,“想回去小睡一会。”

“去吧。”

“儿臣告退,晚间再过来陪父皇用饭。”萧钰声音轻柔甜嫩,将明德帝方才的不悦驱散了几分。

景珩长跪雪中,心情复杂。

他无依无靠,京中无人能帮他。他更不能贸然出城,若真遭遇不测,景澄怎么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上京繁荣,长街奢华,边境的战火从来蔓延不到国都,帝台是的君王怎知千里之外的疾苦悲怆。

长平侯一生忠良,鞠躬尽瘁,却无端沦为御座上天子“杀鸡儆猴”的借口,死后连个棺椁陵墓也没有。

何以为家,何以为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