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之姐不是学神 > 第19章 揭秘

第19章 揭秘(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哎哟,乖孙女来了,老头子,赶紧的,去买点卤肉回来!”

干爷爷干奶奶看见丰雪来了特别高兴,干奶奶赶紧吩咐老伴儿加菜。

干奶奶把丰雪拉到堂屋坐下,问了这一段时间的情况,又说:“学习紧张,又要训练,平时喊你妈伙食开好点,不然身体吃不消。”

丰雪点点头,把手里拎的东西放到桌子上,好奇地打听家属区养海狸鼠的情况。

“那东西一股子臭味,我才不稀奇养。他们说好赚钱,好多人家都在家里砌了水泥池子,天天去买莴笋萝卜,现在莴笋价格都涨一倍了,哎!”

公安局家属区都这样子,普通居民更抵挡不住这个诱惑了,这情况确实难办啊,必须要加强监视力度才行了。

一开始,丰雪对揭开骗局可以说是充满信心,可连番操作下来,她终于感到自己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想阻止李地域掀起的海狸鼠热,那就会站在大部门不明真相的群众对立面,那种情况下想要发出反对的声音,无异于蚍蜉撼树。

如果有公安局长支持,自己的推断是不是更有说服力呢?丰雪想着,又去找了杨嵩。

“好!等下我陪你去找刘县长。”

杨嵩从来没有小看过丰雪这个小姑娘,他耐心听完了丰雪的长篇大论,又接过丰雪带来一叠资料。

他认真翻看了好几遍,又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接着问了丰雪几个关键性的问题,终于下定了决心。

临走前,杨嵩去家属区借了一本海狸鼠养殖的书带上。

两人到了县委大院,刘县长一家刚吃晚饭,寒暄了一阵,刘县长把两人叫到了书房。

刘国庆和朱碧芳说了一声也赶紧跟了进去。一推开门,就听到丰雪的小嘴巴拉巴拉说得正欢。

“李地域这人蔫坏!他脑瓜子灵活,又曾走南闯北,现在无非就是靠信息差来蒙骗大家。他给大家画了好大的一个饼,人人都以为自己能挣大钱。

他的骗局分为两步:

第一步:舆论造势。

他以“光明养殖场”的名义编了一本海狸鼠养殖技术的书。刘伯伯您看,就是这本,里面把海狸鼠吹得天花乱坠的,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就是忽悠我们这些普通人的。

第二步:高利诱惑。就是借种饲养、退种还钱、高价回购三步走。

那背后的“把戏”也很简单。

他先把海狸鼠以一个较低的价钱卖给“上钩”的人,然后给甜头,承诺海狸鼠下了崽,就用翻倍的钱回收,而且退种也退钱。

一刚开始他是要回收的,还专门找媒子回收给别人看,等海狸鼠真正炒起来了,他就再也不会回收了。

到那时候,您想想,普通人拿着海狸鼠怎么办?又不能吃又卖不出去,砸手里不得倾家荡产啊?”

一口气说完,丰雪喝光了杯子里的水,用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刘副县长。

刘副县长并未立即表态,只微微侧身问道:“杨嵩,这事儿你怎么看?”

“从表面上看并无异样,可直觉告诉我,这事有很多猫腻。生意人哪有不赚钱的,可从那合同看,简直就是做慈善。我打电话问过我的战友,他们都没有听说过海狸鼠这回事。我们洋县是内陆小城,他的消息又从哪里来的呢?”

“要是有国外的朋友问一下就能证明他说的是假话了。” 刘国庆插嘴道。

“对了,我这里还有这个。” 丰雪拿出了黄新帮她找的东西分发给三人。

“这里面详细记录了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事件。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当时量少价高,被上层阶级视为财富与荣耀的象征,投机商看中其中的商机,开始囤积郁金香球茎,并推动价格上涨。

1635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全民运动。

1637年2月4日,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六个星期内,价格平均下跌了90%。

郁金香事件,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经济,此事间接导致了作为当时欧洲金融中心——荷兰的衰落。

1841年查尔斯·马凯写了《惊人的幻觉和大众的疯狂》,描写了密西西比、南海公司和荷兰郁金香的三个大骗局事件。《米国城市金融》也刊登过荷兰郁金香事件。 ”

刘国庆奇道:“小丫头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你从哪里得来的资料,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这是托人从京城图书馆才查到的。”

丰雪说得有板有眼,不由得不信,大家的表情都严肃起来。

杨嵩迫不及待开口:“我认为这件事很严重,不可不防,如果海狸鼠养殖当真和荷兰郁金香事件一样是个天大的骗局,必然会引起社会各个阶层的震荡,还有可能导致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

刘副县长眉头紧锁,“你们有什么证据吗?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行为最多涉及虚假宣传,但还远远够不上违法犯罪。杨嵩,我相信你的直觉,但我们需要证据,你得给我找出证据来,明白吗?”

杨嵩站起来:“是,刘县长,我会立即部署,加大监控力度,争取早日让事情水落石出。”

“对,就是要好好查一下,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刘国庆又开始捧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