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年代之平平淡淡 > 第54章 华清大学

第54章 华清大学(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此时的林志国躺在摇椅上在后院的大树旁乘着凉,如果再来一把扇子,就给人一种老大爷的姿态。

“志国,别躺着了,赶紧的跟着一起去把粮食给买回来。顺便再招呼你大哥一声”林母将屋子收拾完之后提着袋子,看见林志国躺在那里,就招呼跟着一起去买粮食。

半梦半醒的林之国突然被,李母的招呼声给叫了起来,

“嗯嗯哦,来了来了。”迷迷糊糊的林志国看见林母拿着袋子招呼自己出去买粮食。

也是,赶紧起身到水池旁洗了把脸,用衣服擦了擦,跑到大哥的房间里,直接给拽了出来,“等等等等,干什么呀?这是?”

正在屋子里学习的林志庚,突然的就被林志国给拽了出去,有点蒙的他被林志国直到拽到门口才反应过来,赶紧问道

“走走大哥,妈招呼,咱们俩跟着买粮食呢。赶紧的把自行车推上。”看见反应过来的,大哥赶紧回答道

“那你早点说呀!都给我整蒙圈了。”听见林志国的回答,林志更有些抱怨道,但还是走到自行车旁,推着自行车走了出来。

而林志国就直接推着自行车,招呼着大哥跟着林母出去了。

林志庚驮着林母,而林志国则是骑着自行车跟在后边往,往供销社的方向骑去。

58年春天,全国各地准备了大食堂。开始大吃大喝,没过两个月的时间就将所在的村子基本上吃了个一干二净。

后来一看这不行啊,直接开始计划的吃了起来。导致了全国的粮食出现了一些危机,但是影响不算太大。

后国家开始对各个城市的各种工种进行了定量。

标准,特殊重体力岗位每月50-60斤,重体力岗位每月40-49斤,轻体力岗位29-39斤,机关、公私合营职员、店员、其他脑力劳动者27-32斤。

大学生和中学生29-36斤,普通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24-28.5斤,六岁以上不满十岁的儿童18-23斤,三岁以上不满六周的儿童12-17斤,不满三周岁的儿童6-11。

也就是说,林父的定量是49斤,林母的定量是28.5斤,大哥林志庚与林志国是36斤,而林志强和两个妹妹则是24斤,总共加在一起是,221.5斤。

再加上林父和林志庚没事的时候也外出打打猎。也就是说,整个林家总共的粮食完全足够吃。

林母领着林志国和林志庚在供销社把粮食给买回来之后,将粮食放在两辆自行车上,推着往回走去。

“大哥,你们什么时候开学啊?”推着自行车的林志国问林志庚道

“快了这个月月末就可以去报到去了。”听见林志国的询问,林志庚也是回答道。即使是说着大哥,林志庚也露出了神采飞扬的表情。

在这个年代,报考的大学生招收的都非常的少,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用天之骄子来形容。不像是在后世,可以说基本上都能上大学。

大哥林志庚,今年报考大学,直接考上了四九城的华清大学,《清华大学》通知书已经下来了,现在就等着,到时间直接去报到就可以了。

清华大学的来历和历史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叄始建于1911年,这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校址设在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因此得名清华学堂。在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1912年),它更名为清华学校。随着发展,为了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于1925年设立了大学部,并在1928年正式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了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工业大学,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看见大哥那神采飞扬又自信满满的表情,林志国在心里念叨着“切你以为就你自己能考上大学吗?我这是不想念,不然的话我也能考得上。”

可以说,自从全家人服用了智力提升药水。每一个都是大学的苗子,但具体上不上大学,只能看自己,或者看看她能赶不赶得上那个时间?

虽说林志国没有上大学,但是他的基础非常的好。再加上小世界里他就是造物主,可以制作任何东西。可以说,现在的林志国已经是一个工程师了。而且还是一个比较,等级靠前的工程师。

三弟林志强完全可以读到大学毕业,而两个妹妹的话只能到高中毕业了,大学话可能就上不了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