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医女之念回千年 > 第261章 损师爷为色迷心,蠢御史残害忠良

第261章 损师爷为色迷心,蠢御史残害忠良(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要不咋说师爷损呢,师爷的主意是让知府口头说派苏知府回京。并告诉他,自己都打点好了,回京之后,会有人帮他求情,皇上会赦他无罪。

苏知府知道这小子不咋地,也知道自己是被他陷害的,估计有去无回。

苏知府还有个副手,是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副将,叫李赶。这不是让他进京么?新知府就把苏家放了。

回到家中,李赶来看望,苏知府就说了:“李将军,恐怕我这一去就回不来了。不仅我要去,我们全家都要去。”

“大哥,为啥全家都去?”

见李赶还是自己的兄弟,苏知府哭了:“兄弟,这个狗官想让我死,还说让我带着家眷,说是他打点好了,我可能留在京里做官。”

李赶一听就明白了,狗知府怕得罪骅凌老祖,才让哥哥带着家人进京,估计是半路劫杀。

“哥哥,咱哥俩占山为王吧!”

苏知府摇了摇头说:“唉!那就更永无出头之日了。兄弟,哥哥我只有一女,我可以死,苏醒不能死,我想托你……”

李赶一听,赶紧站起来说:“哥哥,你不能去,咱们现在就走。天下这么大,哪里不能藏身?”

哥俩争论了半天,苏知府执意不肯逃,只希望女儿能活。无奈之下,李赶带走了苏醒。

可他们没想到,师爷损到家了。

苏知府回京,一路上就伸脖子等着被杀,到了京城也没死。苏知府糊涂了,难道我看错人了?这小子真想帮我?

正琢磨呢,来了一队官兵:“逆贼苏海,还不速速就擒?”

直到被抓这一刻,他才知道,他还没出发呢,新知府就以下人的名义给京师写了封信。信上说,整个府衙都是苏海的党羽,同知刚直不阿,多次对知府的贪腐进行纠正,得罪知府,被抓入狱。

同知本想以死抗争,怎奈皇恩浩荡,一死不能报皇恩,反倒遂了奸臣贼子的心愿,只能苟活,以期待机上书,揭发奸贼苏海的罪行。

昨日听闻苏海进京,托下人写这封信,望活捉反贼,臣死亦瞑目!

下人的信给不到皇上手里,却能给到御史的手里。御史干啥的?就是接收检举信,巡查贪污腐败、造反扰乱。别看明朝的御史只是个七品官,人家小事可以管民间,大事可以监督皇上。

下人把信投到了御史衙门,御史们一看,这还了得?被下属发现贪赃枉法,居然把下属入狱,还上书皇上,冒充他是下属,又拿到了知府大印不说,还得到了奖赏。

更可气的是,这狗官还敢来京城,疯了么?想造反吧?

“李大人,苏海乃开国元勋之后,世代忠良,我看这里有蹊跷。”

“许大人,开国元勋之后,鞠躬自傲的还少吗?世代忠良出了逆贼的也屡见不鲜。”

“可是李大人,他为啥一个人来京城。还带着家眷,这不是送死来了么?”

“刘大人,此贼奸诈,这是看皇上仁慈,假意请罪,实者怕是来结党谋反的吧?”

“李大人,苏海素来刚直不阿,京城怕是没有与之交好的权贵吧。”

“赵大人,你也说是权贵,给上钱,随便都能拉拢到人。更何况他的副将李赶跟他情同兄弟,现在掌握州府兵权。”

御史们一顿争论,最后决定奏请皇上,一方面派兵去抓苏海,另一方面派人去处理李赶。

苏海被抓,一顿严刑拷打,既没审出同党,也没找到赃款。可这人不能留,留下来,不是自己办错了案,就是自己无能,没审出有用的东西。

直接做个口供,弄死他算了。苏海一家被杀,又派人去抓李赶和苏醒。

再说李赶,知道哥哥此去凶多吉少,决定带着侄女和家人远走高飞。还没等走呢,圣旨到,李赶一家满门抄斩。

行刑的时候,师爷用一个丫鬟换下来苏醒,并对苏醒说替她去死的是自己的女儿。苏醒年幼,误以为师爷是好人,就认贼作父,一直叫爹。

师爷为啥救苏醒?按理说,他就是个师爷,骅凌老祖算账也算不到他头上啊?这要从苏醒的母亲说起。苏醒的母亲是杭州一家大户人家的小姐,师爷跟他们家是邻居,师爷的父亲还是大户人家的私塾先生。

师爷也是从小在大户人家长大,跟苏醒的母亲算是青梅竹马。可苏醒的母亲嫁给了苏海,师爷就怀恨在心,一定要弄死苏海,霸占苏醒的母亲。

苏海为人刚直不阿,经常得罪人。师爷一琢磨,我得到你身边,才能找机会弄死你,就以同乡的身份,经常帮苏海出主意,躲避权贵的陷害。

苏海觉得师爷跟自己的老婆一起长大,情同兄妹,又经常不计报酬的帮自己,就让他给自己做师爷。

要说师爷这个活不咋好干,要绝对的会见风使舵,还要能保全主子和自己。遇到个奸佞小人,你的比他还坏,还要会审时度势,手眼通天,掌握尽量多的信息,才能跟着揩油的同时,保全自己。

遇到个忠臣良将,你得表面上比他还正直,才能瞒过主子。背地里又得有能耐见风使舵,广交朋友,才能有最新的信息,既能帮自己赚到钱,又能保护自己。

新知府做同知的时候,师爷表面上是苏海的人,暗地里跟同知勾搭连环。现在同知做了知府,他自然还是师爷,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