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光之源泉 > 第73章 杨学山的仕途之路——回乡路的艰辛历程(一)

第73章 杨学山的仕途之路——回乡路的艰辛历程(一)(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碰回一头大包!” 的话,感慨不已,——是啊!人走运气马走膘!现在这句话对想调回太行县的他杨学山来说,再恰当不过了。时机对曾是小山村的一介贫民、没有万贯家产、也没有皇亲国戚的他杨学山来说非常重要,对一没权二没势三又没人的他杨学山来说,最好的,也是心里能得到最安慰的只能是赶时机碰运气,赶上什么政策,办什么事;没有什么政策,就别想办什么事!而他杨学山急急忙忙从南方省赶回家乡太行县跑调动关系,却正好赶上太行县降格精简干部。杨学山深感,他此时到太行县来跑调动,太不是时候了!太不走运了!

杨学山回到家,天已大亮。

母亲听儿子说,调动没办成,心情也挺难过,看着无精打采的儿子准备躺下睡觉,就试着对儿子说:“刚才你三叔来看你了。你三叔说,咱县第一书记午书记的夫人是咱村刘永富的亲戚。”

本来灰心丧气的杨学山听到母亲这么一说,“噌”地从炕上坐起来,惊喜地问:“真的?”

“你三叔么着说的!”杨魏氏见长子惊喜,松了口气,说,“可以找刘永富问问去。”

杨学山也不睡觉了,从炕上下来,穿上衣服就找刘永富去了。

刘永富当时在西罗山北边一个区里当财务助理。这个区离西罗山村近三十里。

杨学山上午来到刘永富的办公室时,刘永富正在结算秋收的帐目。见同村又同龄,已经出去革命十多年没见面的杨学山突然出现在面前,惊喜不已,马上站起来热情接待了杨学山。

杨学山把想调回太行县的事跟刘永富讲了一下,然后问他与太行县第一书记的夫人是什么关系。在确认太行县第一书记午书记的夫人跟刘永富真有亲戚关系后,就请刘永富带着他去找午书记说说。

刘永富爽快地答应带杨学山去找午书记说说。他还地气十足地对杨学山说,他管太行县第一书记午书记的夫人叫表姐,她结婚的时候,他娘还领着他向她道喜来着,他还记得,当时午书记的夫人还当场给了他块糖吃呢,后来他和他堂兄还给午书记的夫人拜过年,太行县第一书记的夫人肯定会认他等等。

第二天凌晨一两点,按照事先说好的,杨学山和他娘牵着一毛驴来到村口。当他们来到村口时,刘永富已经在村口等着呢。这让杨学山非常感激,——从西罗山村到太行县城七八十里路,这么老远,又黑灯瞎火的,刘永富在他们之前就来到约定地等着他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地帮着他去找午书记说情,这真是一起长大的发小,情意就是不一般!

杨学山和他娘来到刘永富跟前,边把牵毛驴的缰绳递给刘永富,边向刘永富解释:“这毛驴是我娘特意给你借的。骑上吧!”

刘永富看见驴背上摞了三四层棉被,惊叹道:“搭了这么厚的棉被啊!”

杨学山的娘赶忙解释:“道儿远!路又不平。驴背这么老尖,又这么老硬的,要是一颠一颠地再把你硌坏了,罪过就大份了!你不是价还没儿子呢!”

刘永富马上明白了杨学山的老娘的话意,噗哧一笑。笑后,对杨学山的老娘说: “大婶子,你侄儿媳妇又怀上了,来年春天就生了。看怀孕的样子,都说是个儿子。”然后,又客气对杨学山的老娘说:“把驴牵回去吧!您的心意,我领了!走这么一截路,用不着骑毛驴。我还年轻呢不是!”

之后经过相互推让,刘永富硬是让杨学山的老娘把毛驴牵回去了。然后与杨学山一起沿着还是土质的路向北边的太行县城快步走去。

早上不到8点,上班前,刘永富敲开太行县第一书记家的房门。开门的正是午书记的爱人。刘永富介绍了自己的身份。猛然记起刘永富的午书记的爱人把刘永富和杨学山让进了屋。进屋后,刘永富礼貌问候后,开始向午书记的夫人说明这次的来意。躲在里屋的午书记一听来到家里的是杨学山,掀开门帘从里屋走了出来,惊喜不已地问:“谁是杨学山啊?”

杨学山赶紧站了起来,对午书记说,他是杨学山。

“你就是南罗山的杨学山吗?” 午书记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上前紧紧握住杨学山的手问。

杨学山一愣,不知怎么回答。

刘永富赶紧在下边捅了杨学山一下。

一闷心思想着太行县第一书记能把自己调回太行县的杨学山马上明白了刘永富的意思,赶紧点头,但不敢说话。

午书记松开握着杨学山的手,紧盯着杨学山的脸,又喜出望外地问:“你还记得1943年日本鬼子秋季大扫荡的事儿呗?”

听到午书记提到1943年日本鬼子秋季大扫荡的事,杨学山理直气壮地说:“记得!那年小鬼子可凶了!打死打伤了我们很多人,……”

没等杨学山说完,午书记激动起来了,说:“我那次扫荡差点儿没被小鬼子抓住。幸亏你们南罗山的民兵拼死掩护,才脱险。我现在还记着,当时南罗山民兵连长大声喊:‘杨学山,赶紧把鬼子往西边引!’”说到这儿,午书记用感激的目光看杨学山,说,“要不是你把鬼子引开,我那次可能就被鬼子抓走了。现在也不知道在哪儿埋着呢。”

刘永富见杨学山又尴尬了,赶紧插话解围道:“那次大扫荡,我们罗山乡可死了不少人呢!”

午书记感慨地点头,说:“是啊,没有当年我们的牺牲流血,怎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新中国的建立有多么不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